| 1.已完成 600多種藥用及保健植物之引種、繁殖與觀察。 2. 經由田間試種與成分分析,初步建議下列20種為值得開發與利用的藥用及保健植物,此即高氏柴胡、三島柴胡、金線連、金銀花、白鶴靈芝、明日葉、通天草、仙草、何首烏、山防風、甜菊、黃梔、芡實、蘆薈、麥門冬、山藥、地黃、紫草、大黃及芎藭。此外,纈草、大小薊、茴香、薰花草、西洋蒲公英、洋薄荷、迷迭香及麝香草等植物,本為歐洲地區最重要藥用及調味植物種類,引種後繁殖情形良好,生長不錯,亦具將來發展潛力。 3.已建立多種藥用及保健植物之繁殖與栽培技術。 4.於農業試驗所內建立低海拔藥園二處,面積約1.5ha。 5.建立保健植物之營養品質與藥效成分分析及其親緣關係鑑定技術:利用HPLC及GC等儀器,建立柴胡之saikosaponin、薯蕷屬山藥之diosgenin,已完成多種保健植物之營養品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灰分、有機酸、粗纖維、礦物元素及維生素等分析技術,及利用RAPD等技術進行親緣關係分析鑑定。 針對高價、常用且具保健價值的藥用與保健植物,逐步完成引種、繁殖、評估、篩選及育種工作,並提出命名申請,如此將可提高農民所得、維護國民健康或對振興固有醫藥有所助益。經多年努力,已有下列之初步成果: 1.1989年育成三島柴胡台農一號,已於復興鄉試種推廣。 2.1990年育成山葵台農一號,已於阿里山鄉試種推廣。 3.1991年育成山藥台農一號,已於竹山鎮、東石鄉及大肚鄉試種推廣。 4.1993、1996年分別選育柴胡高氏品系、北柴胡品系。 5.1994年選育山藥優良品系70W35及70R16。 6.1996年育成山藥台農二號,已於名間、埔里、左鎮、花蓮等21鄉鎮試種推廣。 7.1997年選育山藥優良品系70W47、70W72及70R20。 8.1999年育成仙草農試一號。 曾與國立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及東海大學合作,進行保健植物之加工利用研究,如白鶴靈芝、枸杞與山藥之保健飲料之開發研究;另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進行不同柴胡品種及山藥之藥理試驗;另與愛之味公司及省農會台農鮮乳廠針對白鶴靈芝及山藥等進行加工產品之試製。1990年開發成功之白鶴靈芝罐裝飲料,正由合作單位愛之味公司推廣。此外,另將參酌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的研究資訊,來提升本所藥用與保健植物之研究水準。 四、專刊編輯方面: 1.1990年編成『煙毒麻醉類有毒植物』一書,已廣發政風及調查單位,供政府有關機關進行反毒之參考,及提供各縣市文化中心,供民眾認識煙毒麻醉類有毒植物之參考。 2.1995年編輯『台灣地區藥用植物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學術研討會』專刊。 3.1997年編輯『1997特用作物試驗成果研討會』專刊。 4.1998年編輯『1998山藥之生產與食譜』,供各界參考。 5.1999年編輯『1999藥用植物之開發與利用研討會』專刊,供各界參考。 6.2000年編輯『2000山藥之生產與藥膳利用』專刊。 7.2001年編輯『2002藥用植物專輯』專刊。 8.2002年主編植物保護技術專刊系列5-山藥篇。 五、其他方面:  1.彙整與主持多項農委會與國科會統籌計畫,農委會部份如「特用作物生產及初級加工利用技術之研究與開發」,此為本所與茶改場、及各區改良場之科技研究計畫;如「保健植物品種選育、栽培技術與利用安全研究」。國科會部份如「山藥多樣化品系之選育、無污染栽培技術之建立、保健功效之評估與加工產品之研發」及「高氏柴胡優良品系之篩選、GAP栽培、大量繁殖與品質評價研究」等。 2.86年度起擔任前農林廳農業科技研究群特作小組之小組長至88年度。 3.93年度擔任農委會農業科技研究特作小組之審查委員。 4.辦理國際性、全國性研討會: 如『中華民國第三屆世界中國醫藥學術大會及國際針灸研討會聯合大會』、『台灣地區藥用植物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學術研討會』、『1999藥用植物之開發與利用研討會』等。 5.90年度起主導農村青年中、短期農業專業訓練「藥用植物之開發與利用」課程。 6.規劃與籌建農試所國家型藥用植物園。   推薦單位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