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五十九年進入台灣養豬科學研究所即積從事適合台灣地區豬隻飼營養和飼養制度之工作,至今已發表有關報告百餘篇,研究集中於提高母豬繁殖效率、豬隻生產效率與料成分和糞尿污染的關係三項研究重點以期達到提升效率和生產安全衛生豬肉之目的。 1、提高母豬繁殖效率和豬隻生產效率: 首先探討母豬懷孕和宓乳二階段的飼料餵量對繁殖的影響,並對影響母豬繁殖性能之因素能量、蛋白質、胺基酸用量等加以深入探討。 在台灣密集飼養環境下物抗病更依賴其免疫系統反應,礦物質方面,探討銅、鋅和鉻用量對離乳仔豬進入保育期之初期有促進生產和強化免疫能力的效果。 2、飼料成份與糞尿污染的關係: 利用胺基平衡的觀念,降低料中粗蛋白質用量並補充必需胺基配合適量飼養制度,提高豬隻生產效率與降低料成本,並能降低糞中氮磷排出量,達到日益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 3、專書的取得: 綜合研究報告和個人研究心,編印「動物營養學」、「養豬飼料學」、及編著「單胃動物營養與飼養」一書。 4、專利的取得: 非燈泡新型保溫器—業經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於八十七年五月審查通過。 為使台灣養豬事業能夠永續經營,顏君積極從可養豬科技之研發和推廣,仗台灣養豬事業更健康,更有效率和更科技化的發展,研發隻中於發揮母豬繁殖潛能和加強仔豬免疫系統以提高豬群生產力,並透過推廣使養豬和飼料業者注意加強營養和免疫觀念,以消費者的安全為考量,生產生生物或化學產物質危害的無病菌、無藥物肉品為目標,持續進行。 |